您好,欢迎访问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图文信息中心网站
新闻中心
关于安全规范使用互联网人工智能(AI)资源的提示
发布时间:2025-04-24
作者: 图文信息中心
浏览次数:10

亲爱的老师、同学们:

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快速发展,广大师生已广泛使用DeepSeekKimi、豆包等AI工具,各类AI工具已深度融入教学、科研与学习场景,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。但是,AI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安全、隐私泄露、内容准确性、版权和法律等风险。为保障个人和学校信息安全、维护学术诚信、规避法律风险,在此,图文信息中心温馨提示:

一、确保数据安全,严防信息泄露

不要上传师生隐私信息等敏感内容(如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、银行卡号、师生名单等),禁止在AI平台输入个人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密码、校园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。

教学类材料在上传前应去除学生个人信息及成绩分布表;科研数据须完成脱敏处理(如替换关键变量、模糊坐标精度);行政管理文件应删除审批人签名栏、系统访问路径等字段。对必要上传的文档启用不可复制水印并关闭AI工具的自动同步云存储功能。

请勿上传未经脱敏处理的重要学术成果、涉密科研项目、未公开的课程设计、实验数据、专利技术、涉密或未公开文件、各类会议文件、会议纪要、整合多源数据的分析图表、含隐藏工作表的调研资料等可能残留敏感信息的拼接文件。

警惕AI工具的数据收集权限,避免隐私泄露,防止数据被抓取或盗用。

二、学术诚信,恪守底线,保持独立思考

严禁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替代原创作业、论文,或在未标注的情况下引用AI生成的文字、观点。引用AI辅助内容时,需明确标注来源及使用方式。将AI作为辅助工具,用于资料整理、思路启发,最终结论与论证需经个人分析与验证,确保学术成果的原创性。

三、尊重知识产权,警惕侵权风险

AI生成的图片、代码、文案,看着精美又方便,但如果随意商用或转发,很可能因为没看清平台版权协议而惹上侵权官司。恰如借别人的书不能私自复印售卖,AI生成内容的使用权也要提前确认。切勿将受版权保护的教材、论文、课件等内容输入AI训练,防止生成内容涉嫌抄袭。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时,一定要谨慎再谨慎。

四、验证内容准确性,警惕算法偏见

AI有时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,输出的内容可能存在事实错误或逻辑漏洞。AI生成内容可能存在事实错误或逻辑偏差,需交叉验证信息来源,避免传播不实内容。AI三观由数据塑造,输出结果可能带有主观倾向。建议在使用前对相关内容进行仔细审核和验证,尤其是涉及学术研究、论文撰写等重要场景,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

五、选择可靠工具和平台

优先选择信誉良好、安全可靠、符合法律法规的AI工具和平台,谨慎使用来源不明的免费平台,警惕诱导付费、恶意软件捆绑等陷阱。定期关注工具的更新和安全公告,及时更新软件以修复潜在漏洞,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性。在图书馆、咖啡厅等公共网络使用AI时,尽量避免登录个人账号,防止信息被偷窥

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AI工具存在数据泄露、侵权等问题,请立即停止使用。让我们共同营造安全、规范、诚信的AI使用环境,让AI真正成为学习科研路上的靠谱伙伴

 

 

图文信息中心

2025424

 


新闻中心
热门栏目
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公网安备 32031202000355号  苏ICP备10207513号